高考倒计时7天!家有考生的,这份“锦囊”请收下

2024-05-30 185

文章摘要:高考马上就要到来,考生们应如何调整心理状态,应对考前各种紧张情绪?家长又该如何做好陪伴,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?一起来看这份心理调节指南。

高考倒计时7天!家有考生的,这份“锦囊”请收下
高考倒计时7天!家有考生的,这份“锦囊”请收下

2024年高考已经进入最后倒计时

正在全力备考的考生们

难免会有紧张与压力

高考倒计时7天!家有考生的,这份“锦囊”请收下

考生们应如何调整心理状态

应对考前各种紧张情绪?

家长又该如何做好陪伴

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?

一起来看这份心理调节指南

考 生 必 读

考生容易产生哪些不良心态?

过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:考生要学会在适当竞争的基础上看到自身的点滴进步,构建独立稳定的心理状态。

过度疲劳引起的烦躁心理:疲劳学习会出现焦虑、心慌气短等负面效应,考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。

过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:有的考生对自身要求过高,也会影响备考效率,应适当调整心理期望值,同时协调好人际关系,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找一个宣泄途径。

认为“我不行”的自卑心态:对于不自信的考生,要不断激励自我,正确理性认识考试。

觉得“都会了”的自负心态:考生要客观评价自己,健全正确的心理机制。

考前减压小技巧

自我暗示减压法:在焦虑、紧张和烦躁时,不妨自我鼓励一下,对自己说:“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,还怕什么呢?”“和别的同学相比,我花的功夫一点也不少,既然如此,我又何必紧张呢?”

焦点转移减压法: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。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。

肌肉放松减压法:找一个安静的环境,以轻松的姿态坐好,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、放松肌肉,然后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。这个方法要持之以恒,每天1-2次,每次10-20分钟。

过渡性减压法:考前一周慢慢减少学习强度和时间,采取过渡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。

如何管理好情绪、时间和人际关系?

考生要做好基本的情绪调节和压力调节。用理性分析、合理宣泄、运动和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,让自己在压力中发挥潜力。

考生的时间很紧张,做好规划,让每一天变得井井有条,成为自律的自己。

调节生物节律。考生要在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最重要的学习,并选择符合自己长远目标的事情坚持努力。

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。考生遇到难题可以和同学讨论,有困扰可以向老师求教,有压力可以和父母诉说。

家 长 必 读

要做情绪稳定的陪考者

时刻保持头脑清晰: 父母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时,可观察自己的呼吸并让这种专注力保持一段时间。

观察呼吸可以帮助头脑保持清晰,不被瞬间产生的大量情绪感受所影响,避免某些行为演变成为冲突。

避免固有片面思维:父母要避免总是想着“他心思不在学习上”“成绩下降就是因为他不努力”……可以试着改变对孩子的负面评价,看到他的优势与潜能。

如果只是一次发挥不好的科目,那应该相信孩子之后可以考出真正水平。如果是经常发挥不好的科目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浮动的原因,找到问题症结。

接纳孩子的情绪:考试成绩的波动可能导致孩子有一些情绪,父母要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反应,要多倾听、少说教、不横加指责,多给孩子鼓励和积极反馈;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、支持孩子,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陪伴,满怀信心,轻松迎考。

父母要给予适合的陪伴

临近高考,大部分孩子和父母会处于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中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有方法,取得好成绩,孩子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收获满意的回报。

然而,虽然双方目标一致,却因处境、方法与思考角度不同,在沟通中往往会引起误会、抱怨与不满情绪,从而适得其反。

孩子全力以赴冲刺的这段时间,父母若想给孩子适合的陪伴,建议在学习中尝试后退,把选择权给予孩子;在生活中尝试并行,把尊重给予孩子;在交流中尝试前进,把希望给予孩子。

在线咨询

本文关键字:高考
标签 高考